2018黑力集客式行銷:社群產品打造
社群產品打造,我們可以從4個方向去看他:
▋定位
》顧客會出現在怎樣的場景
這部份我們可以從5W去想,
what,顧客使用的目的是什麼;
why,顧客為什麼會出現;
When,顧客什麼時候出現;
Where,顧客出現在哪裡;
Who,你的顧客是誰,
再把這5W所想出來的東西結合成一句話。
假設我們今天開的是一間網路知名甜甜圈店
what→為了填飽肚子、滿足想吃甜食的欲望
why→因為這間店在網路上很有名、因為這間店上下班的時候剛好會路過
when→上下班時間、假日時間
where→都市鬧區、上班族聚集地
who→上班族、喜歡吃甜食的人
A小姐因為最近上班很苦悶,所以下班的時候去了公司附近的甜甜圈店買了甜甜圈,好消除上班的苦悶
》顧客從你身上得到什麼價值
滿足感、分享到社群後的榮譽感(因為這是網路名店)
》顧客及他的生活是否變成商品的一部分
是,因為吃甜甜圈能夠消除上班一天的苦悶,這也是這間甜甜圈店展現價值的地方
》是否顧客越多,商品的價值也會提高
未必,有一定數量的排隊人潮可以讓這間店維持在網路上的高人氣;但如果過多人排隊,就會讓部分客人打消購買的念頭。
▋曝光
》根據"定位",我要去哪些地方曝光
再拿甜甜圈店當作例子,上面可以知道這間店的TA大多是上班族、或是追求名店的人,所以我們應該選擇在這些人容易出沒的地方作曝光,也就是大眾運輸工具以及社群媒體
》要怎樣曝光
前面已經知道where了,這裡要談得是how,曝光的方法非常多,到底哪些方法適合自己的產品呢?一樣從前面的"定位"來做發想,如果你的TA是年輕人、上班族,透過一些節慶活動抑或是社群相關的行銷手法都能夠有效地曝光給你的TA;但如果你的TA是中老年人,社群媒體可能就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我要如何利用社群媒體提供的大數據
上面提到我們的TA是年輕人還有上班族,這些人都是生活在社群世代,那我們該如何利用社群所提供的大數據來作為行銷以及曝光的用途呢?
這邊先跟大家討論一個觀念,如果你的東西已經賣一段時間了,你有沒有發現,其實會買你家東西的人,其實消費者輪廓都很相近?這裡說的消費者輪廓不是表面上的年齡或性別,而是他的生活習慣,那Facebook是台灣人生活習慣曝光的最大管道(分享、加入社團、討論、按讚)等等,而這些生活習慣正好都會被Facebook記錄下來,也就成為了我們能夠去運用的行銷工具。
可以利用這些名單透過Facebook廣告去做類似受眾的抓取,Facebook會自動幫你判斷哪些人是跟你目前客人消費者輪廓相近的人,藉此幫你去做廣告的曝光,這個功能在這裡就不細談了,有興趣可以去看Facebook提供的免費介紹課程-Facebook blueprint,上面都有基礎以及概念的講解
▋互動深化
》怎樣的話題受大家的歡迎呢?
這邊給大家提供幾個方向:生活分享、時事分析、另類觀點、整理歸納、對自己有幫助的內容;這邊可以想一下,平常你都看什麼樣的內容?為什麼你會想看這些內容?甚至於為什麼你會想分享這些內容?抓出這些內容的關鍵,當作自己在作內容產出的原則。
▋擴散點
》社群網站上的「分享」都是在建立「網路人格」
這也是生活在社群世代的關鍵,我們按的每個讚、分享的文章、寫的每篇文都在塑造我們在網路上的網路人格,陌生人透過看到我們在社群媒體上所做的事,會對我們有初步的印象及認識,這邊舉個例子,假設你在Facebook點進某人的塗鴉牆,你發現他什麼內容都沒有,也沒什麼臉書朋友,這時候你會覺得他是怎麼樣的一個人?直覺上,我們會覺得這個人可能怪怪的或是有點孤僻,即便他現實生活中是個陽光開朗的人,但是他在社群上所留下的足跡已經塑造出他的網路人格-怪怪的、孤僻;所以我們的內容必須要有助於消費者塑造自己的網路人格,而且必須要對其在社群上有正向的影響;假設我們寫了一篇"行銷心法大全",某A拿去分享在自己的塗鴉牆上,他的朋友可能會覺得某A好上進哦,原來某A最近在研究行銷,改天可以找他討論。這樣的網路人格塑造對某A來說就是一種正面的影響,也才容易讓使用者主動分享。
》跟"互動深化"有關的,比較容易變成擴散的要素
能夠與用戶互動的內容,更容易讓用戶主動分享,也就更容易讓內容自動擴散出去,因此在思考擴散點時,記得要與前面提到的"互動深化"作連結
》不是自己擴散,是要找到節點幫你擴散
重點不是放在自己如何分享讓更多人知道,而是如何讓消費者主動幫你分享,讓內容病毒式地擴散出去。回想一下,過去有沒有哪些內容你看完之後,會忍不住手指,想要趕快分享給朋友知道的?去把這些內容找出來,找出這些內容的共通點,看這些共通點能不能夠運用在你自己的內容上
關鍵字:網頁設計,網路行銷,虛擬主機,平面設計,ERP系統
參考文獻:
1.黃惇勝(1995)。台灣式KJ 法原理與技術-邁向21 世紀改造臺灣的思考武器。台北:中國生產力。
2.周家瑜(2003)。網站體驗對使用者信任、情感與行為意圖影響之研究。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3.李立行(2001)。消費者解讀體驗行銷廣告之研究:以Nike“Just Do It”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資料來源:TeSA
巨群資訊
相關文章
5個代代相傳的SEO錯誤觀念品牌行銷就像宅男追女孩,你真的知道對方想要的是什麼嗎?運用心理學八式,讓你的社群行銷更貼近粉絲中小企業如何建立網路行銷地圖(下)中小企業如何建立網路行銷地圖(上)
最新文章
HVACKer:入侵隔離網絡的新型攻擊技術還有什麼不會被入侵?路由器 LED 燈已成為攻擊入口美 5 家獨角獸同天申請 IPO 掛牌,最狂的是一家估值 124 億美的數據分析新創!【台灣「智慧產業」開始佈局】緯創集團領投跨國 AI 新創 iKala,下一步拓展東南亞市場快可以用手機遠端遙控你的所有家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