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zFest】Mark Surman:現在是第二波網路運動,要喚起對議題的警覺和更多的參與力量
【MozFest】Mark Surman:現在是第二波網路運動,要喚起對議題的警覺和更多的參與力量
儘管對許多人來說,早期 Firefox 帶來的分頁瀏覽和可高度客製化功能和介面不敵其他瀏覽器的效能,再加上智慧手機應用越來越普及,Firefox 未即時看到新的趨勢,Firefox 瀏覽器的使用者流失。不過 Firefox 背後的非營利組織 Mozilla 並不擔心市佔變化狀況,而是專注在議題。Mozilla 仍舊努力透過網路技術,倡議網路議題。這次到 Mozfest 大會,很榮幸能夠與 Mozilla 公司執行董事 Mark Surman 聊聊,他心中怎麼繼續推動健康發展的網路生態。
網路運動的路線將類似環保運動,需要更不技術更與大眾接軌
Mark 看到我筆電背面貼的今天拆大埔明天拆政府(fuck the government)貼紙,有感而發,提及網路技術要能產生革命性影響,常常得把技術、開發產品的思維放一邊,而是從社會和政治角度探討網路到底能造成多大的影響,如何營造健康的網路生態。
Mark 提了很傳神的比喻,那就是美國這邊的環保運動。以前美國第一代的環保運動訴求設立國家公園,保護珍貴棲地。倡議人士取得很好的成果。但是生活中的污染事件還是層出不窮,你沒辦法放心讓小孩在外頭玩耍,因為生活環境周遭仍有不少毒物。因此有了第二代的環保運動,訴求用環保方式生活,從自身開始減少對環境的危害。
網路運動的發展也有類似美國環保運動的狀況。像是 Mozilla 推開源的 Firefox 瀏覽器提倡開放的網路,維基百科以知識共享為口號,成為世界最大的線上百科全書。許多人倡議自由軟體,如今絕大部分的公司,不論是臉書、Google,底層不少程式用自由軟體運作。這些都可以視為第一波網路運動,他們都達成當初設定的目標。
但現在需要有第二波的網路運動,對抗想要將網路中心化的公司,如臉書、騰訊、阿里巴巴,還有想伸手干涉網路的政府。而第二波的網路運動,不僅需要更多人參與,還要不同背景的人多多參與,不只是程式還有網頁設計師,像是藝術家,儘可能讓一般大眾理解這些網路議題,才有可能取得第二波網路運動的勝利。
也難怪 Mozfest 大會這麼的不技術,擁有不少媒體、藝術相關講題、工作坊。而 Mozfest 的大會演講主要焦點放在科技與社會、政治互動的議題。
網路科技佔有越來越重要的分量,甚至科技本身變成主要議題。先前在談論阿拉伯之春時,其中有提到不滿民眾能動員,靠的就是網路傳播訊息,科技只是其中一個因素。但談到網路中立性,甚至政府想關掉網路抑制異議聲音,這時候網路就變成主角了。
Mark 提到數位包容(digital inclusion),許多問題其實不能只看技術層次,而是背後連同社會結構要一併考慮。像是女性在網路上表現比較隱性,歸咎於女性常常需要忙於家務,網路普及的效果要深入,不能不考慮讓女性能參與的形式。女性如果能擁抱網路,就會帶著她的家人一起使用,更容易讓偏遠地區、資源稀少地方享受網路普及的好處。
衝突不可怕,而是要衝突之後要好好坐下來討論
由於 Mozfest 不少議題牽涉到科技參與,我提到台灣的網路論壇在吵母豬議題。Mark 表示如果主要媒體還未報導,表示還不會在台灣民間有大規模的討論,不大可能改變人民的看法,討論該如何做,甚至嘗試找到解決方式。
同樣的狀況我們看物聯網安全也一樣,大家以為物聯網沒什麼大問題,一切如同廠商描述他們推出的產品帶來美好生活。Dyn 出品的產品被駭,被用來對大型網站發動 DDoS 攻擊。有了媒體的報導版面,民眾才會關心物聯網的資安問題。
網路中立性是網路公平發展不可或缺的一塊
談到網路中立性,我提到去菲律賓的旅遊經驗,臉書在不少開發中國家推 Facebook Zero 方案,只要連到臉書頁面,電信商就不會收數據連線的費用。Mark 說道,如果當年 Mark Zuckerberg 得付很貴的網路流量費,那他根本不可能在讀大學時成立臉書,更何況成長茁壯到現在的地位。
儘管電信商、ISP 都想要推出差別收費方案,但每個人都應該能有公平連到網路的權利。另外需要看網路廣告才能連線,而付費去除廣告上網也不應該存在。網路不應該被原先電信商的規則劃訂,網路應該是開放的,就企業角度應該是開放、公平競爭的商業環境。
現在的戰場是 Web vs. App,新型式的開放和封閉生態的戰場
網路瀏覽器的戰場上,Webkit 渲染引擎的瀏覽器,人們也已經習慣用 Google Chrome 瀏覽器,而行動瀏覽器市場則讓市場往 Webkit 系列瀏覽器傾斜。Mark 表示不在意 Firefox 瀏覽器的市佔問題,反倒是 App vs. App 的問題。而是要用網頁,App 要到各家業者的 App 市集下載,被各家業者自家生態掌握,是封閉的系統。
Mark 進一步解釋以後在行動網路上,App 的角色會變小,瀏覽器的效能已經可以執行程式,甚至連行動瀏覽器的效能都很不錯了。當初 Mozilla 推出 Firefox OS 行動作業系統,儘管在資源和時機上不利,Mozilla 也是看上瀏覽器效能已經大幅提升,不再只是只能顯示單純文字。
因此 Mozilla 將專注在未來的戰場──App vs. 網頁。App 代表封閉的體系,封閉的體驗。而網頁的形式則是開放的體系,開放的體驗,各家有興趣的業者可以一起。5 年前很難在行動瀏覽器跑程式,像是叫出手機照相機拍照,如今的技術都有辦法做到。Mozilla 將主打網頁的精神代表開放,而 App 傾向是封閉體系。
Mark 表示會關注行動網路上面人怎麼用,人們是使用 App 多還是網頁多。人們要怎麼使用行動網路,不應該是 App 市集管理者──Android 背後的 Google,或是 iOS 背後的蘋果──決定什麼 App 可以出現在市集上,進而影響使用者的行為,應該要百家齊放。
希望有一天 Mark 能來臺分享他的經驗
我跟 Mark 提到 g0v Summit,如果套用 Mark 提及的美國環保運動方向轉變,也可以視為台灣網路資訊革命的第二波運動。太陽花學運造成網路科技影響政治的狀況,有許多非資訊科技背景的人迫切需要相關知識,因而促使 g0v Summit 的誕生。
如果要提台灣跟 MozFest 類似的活動,也許是每年夏季時舉行的 COSCUP,開源人年會。我跟 Mark 提到他應該要來參加,而且如果來了而且還有演講時段,一定是 keynote 主題演講的等級。Mark 提到他上次有來過摩茲工寮(Mozilla Space Taipei),與摩茲工寮樓上的開放文化基金會董事,同時也是臺灣重要開源人士的趙柏強聊到台灣本地的現況。
希望有一天 Mark 有一天能來 COSCUP 或是 g0v Summit 之類的開源相關大會,能夠站在講台談 Mozilla,以及背後開放公平連線的網際網路。
相關文章
【網頁設計師們注意】想緊抓訪客眼球不放,這幾項網站設計元素請牢記在心GGoogle Cloud 發表重量級雲端服務,將 7 大開源資料庫納入麾下(二)鉅晶國際推 HPE Nimble,兼具高可用性與雲端管理平台,助東台精機打造智慧機房是神童還是行銷手法?美國小學生與父共推加密貨幣各方熱議營運痛點怎麼解?開店平台 Cyberbiz 做好「物流」,用 100 天帶品牌電商創下佳績
最新文章
HVACKer:入侵隔離網絡的新型攻擊技術還有什麼不會被入侵?路由器 LED 燈已成為攻擊入口美 5 家獨角獸同天申請 IPO 掛牌,最狂的是一家估值 124 億美的數據分析新創!【台灣「智慧產業」開始佈局】緯創集團領投跨國 AI 新創 iKala,下一步拓展東南亞市場快可以用手機遠端遙控你的所有家電了